巴山蜀水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走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四川:巴山蜀水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

四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黄帝内经》中的岐伯、被誉为“针灸鼻祖”的涪翁,到现代名医肖龙友、蒲辅周……灿烂的巴蜀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孕育了一代代中医名家、培植了丰富的川产药材,2023年正式出版的《天回医简》,让沉睡两千多年的古代医书重见天日,更是彰显了“中医之乡”的深厚文化内涵,诠释了“中药之库”的丰富资源底蕴。近日,新华网走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四川,体会“触手可及”的中医药服务,感受巴山蜀水间劲飘的中医之“香”。

川派中医药源远流长,15分钟中医药服务可及圈基本建成

在四川省中医药博物馆(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6万余件(套)藏品,从《伤寒杂病论》《难经》《针灸甲乙经》等医学文献,到汉代画像砖、元代铜人、清代药柜等重要文物,到川贝母、川芎等中药材标本,深刻展示了川派中医药的发展历程和特色,诠释了“中药之库”的丰富资源底蕴。四川省中医药博物馆(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馆长任玉兰介绍,整个展览从中医、中药、健康养生等不同方面传播中医药文化,是我国西部地区中医文物、中药标本的收藏和研究中心,其收藏品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精品化特征,蕴含丰富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

巴山蜀水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走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四川:巴山蜀水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

在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美誉的绵阳,中医药发展更是源远流长。据考证,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的岐伯出生于盐亭、被誉为“针灸鼻祖”的涪翁遗迹至今犹存绵阳境内,同时也是现代名医肖龙友、蒲辅周的故乡。全市境内中药材资源丰富多达2150余种,拥有“涪城麦冬”“平武天麻”“江油附子”“平武厚朴”“梓潼桔梗”“江油百合”等多个地理标志产品,中医药企业年产值80余亿元。

近年来,四川省全面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绵阳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也不断得到巩固,基本建成“15分钟中医药服务可及圈”,让优质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

在全国99所传承创新重点中医医院之一的绵阳市中医医院门口,一代代古今中医名家的画像和雕塑,积淀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在医院中医经典病房里,以中医为主导治疗疑难危重症……“号好挂,住院也方便,医保报销了大部分费用。”患者张女士说,她近期感染了肺炎,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已大为好转。

巴山蜀水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走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四川:巴山蜀水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

老百姓“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除了立足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特色,还要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基础上不断突破。

“医院不断细化中医药传承、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文化等方面工作,用实际行动助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绵阳市中医医院院长张明介绍,医院通过创新诊疗模式,如探索建立“大针灸科主导下的各专业中医综合诊疗模式”等,使中医综合治疗规范、深度地融合到全院各临床专业。目前共开展针灸、推拿、刮痧等中医特色治疗技术133项,打造中医优势病种75个。为患者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减轻了负担,充分发挥了中医综合治疗优势。医院于2019年正式成立中医经典病房,坚持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尤其深入挖掘“火神派”治疗思想与方法,对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胰腺炎、闭塞性周围血管疾病等常见病、疑难病及危重症的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疗效。医院还提供代煎中药、熬制膏方、免煎颗粒等个性化服务,更好地满足患者多元化健康需求。

在成都市青羊区中医医院,更是为老百姓提供了“家门口”的中医服务。

患者赵先生2023年初因为脑梗导致了半身不遂,在中医馆院区住院进行康复治疗,8个多月来,取得了不错的康复疗效。这里的中医传统疗法区,开展针灸、拔罐、埋线、熏药、蜡疗等四十多项针灸康复技术。青羊区中医馆还经常邀请成都市名老中医及高校专家教授在此长期坐诊,提供中医药技术指导,并开设夜间门诊、周末全时门诊、专家门诊等,让老百姓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段,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中医药服务。

巴山蜀水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走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四川:巴山蜀水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

中医药文化内涵创新表达,“成都路径”升级

在“公园城市寻百草”,成都市植物园“变身”中医药特色体验场所,还有多种互动体验项目,游客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全方位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带来“生活处处有中医药”的惊喜。

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副所长曹冬介绍,这里还经常开展中医药研学游活动、中医药公益讲座、八段锦教学等系列活动,带给市民丰富的中医药健康盛宴。

中医药+重大赛事活动、中医药+传统节气、中医药+康养旅游、中医药+城市社区……在成都,中医药文化内涵得到了更多的创新表达,“中医药+”融合发展不断深化,融入在群众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形成公园城市背景下中医药健康养生的“成都模式”,中医药文化传播“成都路径”也上升为国家经验获得推广。

四川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兴军表示,四川通过不断完善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体系、持续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阐释、纵深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弘扬、大力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不断凝聚起“川派”中医药传承力量,共同推进中医药文化高地建设。

巴山蜀水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走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四川:巴山蜀水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

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带来国风版广播体操 

巴山蜀水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走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四川:巴山蜀水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

天府中药城新中式美学的中药标本

在天府中药城“湔山堂”中医药文化体验馆,这里创新性地将美学与中医药文化深度结合,通过艺术感设计的现代装置,各种新中式美学的中药标本,以及创新的文化体验式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的链接,成为中医药文化推广体验的重要高地、学生研学基地和中医药传播平台。

天府中药城党工委专职副书记黄念表示,天府中药城是成都市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中创新药(含中医药)和高端诊疗的主承载地和高端医疗器械的协同发展地,也是四川省综合实力最强、产业链条最完整的中医药产业集聚地,正着力构建从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到现代医药研发制造、医药贸易、医养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中医药研发制造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区。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300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月9日 下午6:41
下一篇 2024年1月10日 下午2:37

相关推荐

  • 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提出疫情防控12条举措

    1月23日,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三亚检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时,提出12条防控举措。

    医改前沿 2020年1月24日
    897
  • 锦旗一面接一面 保亭医改让青年医师发光

    近日,黄大哥和家属来到了保亭医疗集团总院外一科,将一面绣着“和蔼可亲,尽职尽责”的锦旗送到外科医生蔡亲宇手中,以表达对蔡医生的感激之情。“很感谢外一科,更要特别感谢蔡医生,帮我两次…

    2022年9月20日
    2.5K
  • 海南首批新冠肺炎护士的战“疫”日记

    温美樱是海南省人民医院也是全省首批护理新冠肺炎的护士之一。“戴上N95口罩,穿着防护服的我感觉到胸闷和气喘。迈着笨拙的脚步,打开了病房的大门,糟糕的是,我的护目镜和面屏起雾了,视线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我看不清。在寻找病人血管的过程中,看着病人白嫩的手臂,隔着两层手套,艰难地找着血管。我努力地控制我的呼吸,稳住我颤抖的手,透过护目镜上水珠滑过的缝隙,终于顺利地将套管针留在了病人的手上。”这是温美樱战“疫”日记里的片断,在这次从未经历过的疫情面前,隔离病房里的天使,记录下了我们看不到的一面。

    2020年2月21日
    2.5K
  • 海南:“调赔结合”打通多元化解医疗纠纷“快速通道”

    通过“第三方调解+保险赔偿”模式,海南建立了与政法、卫生、司法、公安、信访、律师事务所、巡回法庭、保险公司等部门协调联动的调解机制,推进医疗纠纷多元化解,铺设了一条及时高效解决纠纷的“快速通道”。

    医改前沿 2020年8月6日
    2.6K
  • 海南以县域为单元分类精准防控

    2月1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全省以县域为单元,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统筹疫情防控,并恢复经济社会秩序。

    医改前沿 2020年2月17日
    1.5K
  • 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入选全国社会组织扶贫50佳案例

    1月9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由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发起的“情暖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公益项目入选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2019年社会组织扶贫50佳案例”。

    医改前沿 2020年1月9日
    983
  • 无疫文昌:海南省内首个实行全封闭管控

    虽然辖区没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海南省文昌市对进入该市道路路口进行全封闭管制。这也是目前全省唯一封闭管理的市县。

    医改前沿 2020年1月29日
    1.8K
  • 海南专题培训全省基层医疗机构防控能力和自我防护

    1月28日晚上七点,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召开全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防控能力和自我防护工作专题培训视频会议,邀请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省疾控中心专家,再次对市县卫健委负责人、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和社区服务机构负责人共690人进行培训,同时通报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情况。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少仕对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再次进行部署。

    医改前沿 2020年1月29日
    655
  • 木棉花生殖医疗集团落地海南博鳌乐城 生殖专科医院乐樱国际明年投用

    记者从木棉花生殖医疗集团(以下简称木棉花)获悉,该集团继15家分院、1家宫腔镜诊治中心及1家互联网医院后,在生殖赛道再落一子,入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生殖专科医院——乐樱国际医院(木棉花医院),该院将于明年投入使用。

    2022年6月12日
    3.1K
  • 扶贫书记杨世杰治“病”记

    海南省儋州市南丰镇尖岭村自打来了一位“扶贫书记”,村民可开心了。他不仅手到病除,解除百姓身体上的疾苦,还帮村民治疗“穷病”。

    医改前沿 2019年8月30日
    1.4K
  • 博鳌先行区“极简审批”跑出加速度

    2013年经国务院报复成立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2017年完成首例国外新药进入,到2019年底年7月底,共完成14个“全国首例”特许药械进口。2019年8月,该先行区管理局成立后,多部门推行“极简审批”改革,仅5个月时间进口特许药械全国首例就突破50例,增速是原来的约11倍。改革让博鳌先行区跑出了“加速度”,把“患者等药”变成了“药等患者”。

    医改前沿 2020年1月13日
    946
  • 海南省肿瘤医院李艳:选择学医 就是为帮助更多患者

    他们或为人父母,为人夫,或为人妻,为人儿女,但为了国家、为了患者,他们勇敢地听从祖国召唤,冒着生命危险,用他们的专业医术解除更多患者的苦痛。他们背负着900多万海南人民的重托,肩负着荆州百姓的期盼,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心,奔赴前线。期待你们胜利凯旋,平安回家,一个都不能少!

    2020年2月15日
    824
  • 海南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出院

    1月29日,记者从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患者经过综合诊治,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于1月29日出院。

    医改前沿 2020年1月29日
    526
  • 6岁男童拇指半离断,骨科专家妙手吻合

    “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他的手指断了!”近日,一名6岁男童因在家中意外造成其左手拇指受伤,被紧急送至三亚哈医大鸿森医院急诊科。  骨科刘贾昆主任闻讯赶至急诊科,发现患儿的…

    2024年7月22日
    103
  • 国内顶尖心血管病专家加盟海医二院

    12月15日,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简称“海医二院”)举行了心血管外科首席专家张卫达教授入职欢迎仪式。

    2021年12月15日
    2.9K
  • 孤寡老人病床前的“亲兄弟”

    “蒙阿公,你弟弟对你真好!”“蒙阿公,你弟弟又给你买饺子了。”春节期间,海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的病友和家属,看到蒙美涛悉心照料患重病的“哥哥”蒙美定,不时投来赞许的问候。

    2020年2月7日
    1.0K
  • 振奋人心!多项技术开启海南省心外科新发展阶段

    近日,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首次自主完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冠心病合并缺血性心肌病、危重婴幼儿先心病的手术治疗,几位患者正在康复过程中。

    2022年3月28日
    3.5K
  •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6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将严密落实跟踪随访

    2月25日,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6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经过积极救治、细心护理,于今日康复出院。

    2020年2月25日
    1.9K
  • 政企共商新就业形态人员参保扩面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障工作的精神要求,实现民生目标,办好民生实事。2025年3月25日上午,海南省医疗保障局邀请美团、饿了么、闪送、达达、顺丰同城、曹操出…

    2025年3月27日
    1.7K
  •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发出《口罩文明倡议书》

    2月6日,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发出《口罩文明倡议书》,全文如下:

    医改前沿 2020年2月7日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