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后一公里”到“最暖一公尺”:以管理赋能让村医成为乡亲们的健康“守护者”

在海南定安,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深刻转型,乡村医生团队作为连接优质医疗资源与农村居民的关键纽带,正处于这一转型的核心节点。定安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以下简称:总院)管辖着10家医共体分院下属卫生室的80余名村医,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征程中,将加强乡村医生管理作为核心任务,致力于全程抓好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近年来,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定安的全面铺开,村医角色迎来重大转变。这项由定安县卫健委牵头开展的工作,旨在让村民的常见健康问题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有效解决。总院积极响应,推动乡村医生与辖区村民建立紧密的家庭医生签约关系。签约后,乡村医生肩负起为辖区村民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的重任,从日常小病诊疗到慢性病跟踪随访,从预防保健知识普及到突发疾病的初步应急处理,事无巨细。

从“最后一公里”到“最暖一公尺”:以管理赋能让村医成为乡亲们的健康“守护者”

在龙门镇大效村卫生室,家庭签约村医谢医生的工作台账上记录着这样一个案例:86岁的村民吴大爷(化名)因胸闷气短来到村卫生室,谢医生在量血压时发现其血压升高且心率过快,凭借在总院轮训中学到的应急处理知识,迅速为老人开具脑心通胶囊与酒石酸美托洛尔控制症状,同时耐心劝说吴大爷转诊至总院检查就诊。得益于药物的及时干预和转诊的无缝衔接,老人家成功避免了心肌梗死风险,“要不是谢医生及时发现并劝说我们转诊,后果真不敢想。”吴大爷的家属感慨道,而这正是村医通过规范化培训提升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

从“最后一公里”到“最暖一公尺”:以管理赋能让村医成为乡亲们的健康“守护者”

总院专家以“师带徒”方式为进修村医提供“手把手”指导

为确保村医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要求,总院在提升村医业务水平方面下足了功夫。一方面,构建常态化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村医参加专业技能培训课程,进一步规范村医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流程、用药标准及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强化村医业务能力。另一方面,搭建“进修学习+师带徒”双重培养模式,选派村医到总院临床科室进修学习,依托总院优质资源,以“师带徒”方式提供“手把手”指导,通过现场带教、病例讨论等形式,帮助村医解决在基层诊疗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

从“最后一公里”到“最暖一公尺”:以管理赋能让村医成为乡亲们的健康“守护者”

总院专家以“师带徒”方式为进修村医提供“手把手”指导

在强化村医管理与服务效能提升上,总院一方面建立科学量化考核机制,从医疗服务质量、公共卫生服务完成度、村民满意度等多维度实施常态化考核,以考核结果激励村医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搭建5G远程诊断平台,实现村卫生室与总院专家的实时连线,村医可同步上传患者病历及检查数据,由总院专家在线出具诊断报告并指导治疗方案,形成“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的诊疗模式。目前该平台已覆盖10家医共体分院下属村卫生室,让农村居民在村卫生室即可享受县级医院诊断服务,通过“信息跑路”替代“患者跑腿”,切实打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最后一公里”。如今,在总院的持续发力下,村医队伍业务水平显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村民选择在村卫生室解决日常健康问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签约率、履约率稳步上升,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筑牢了根基。(王琳文)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0212.html

(0)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21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