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的孙先生,被严重的恶心呕吐、餐后腹胀、反酸症状所困扰,辗转治疗多年未果。
日前,他在海南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 胃镜肿瘤内镜诊疗科,接受“内镜隧道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成形术(G-POEM)”治疗后,病情当即缓解。
据悉,这是海南首例G-POEM手术。
8月18日,孙先生康复出院。
寝食难安,他被“胃病”困扰5年之久
5年前,孙先生莫名出现恶心、呕吐、腹胀、饭后胸部及上腹部闷痛等症状。
他辗转多家医院,初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先后进行了“胃底折叠”等治疗,但效果不明显,且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胃潴留——胃内食物不能完全排空等症状,并多次进行胃内灌洗和胃管引流等治疗,遭了不少罪,但病情始终无法解决。
“恰(吃)完就土(吐),这么(折磨)死银(人)了。”操着一口“江普”——江西普通话的孙先生,形容当时情景,依然一脸痛苦状。
经验丰富,他一眼发现“症结”所在
8月初,多年求医未果的孙先生,慕名来到海南省肿瘤医院,找到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 胃镜肿瘤内镜诊疗科主任赵心恺教授。
赵教授仔细查看了患者过往诊治资料,除了“胃潴留”证据外,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但从事消化内科和内镜诊疗30多年的他,凭经验判断“一定是幽门出了问题”。他当即建议孙先生做胃肠镜检查。

果不出所料,患者幽门管肥厚,导致幽门括约肌扩张不良,胃内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形成严重胃食管反流。
暗度陈仓,手术复杂患者获益
幽门肥厚,切掉就行,看似简单,手术却极其复杂。
幽门处于胃的底部,与十二指肠相连。肥厚部分处于幽门外壁,即腹腔部位。如果直接在内镜下切除,就会把幽门“切穿”,胃内食物会“漏”进腹腔,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常规手术,患者创伤更大。
唯一办法,就是“暗度陈仓”,在胃粘膜下修一个“隧道”,清除幽门肥厚部分。
手术由赵心恺教授主刀。利用胃镜,经口腔进入,在胃窦部位开一小口,再像“挖”隧道一样,沿着胃粘膜,“挖”一个手术通道,将幽门肥厚部分一点点清除。
术后将手术口封堵住就好了。
说来简单,操作却是异常复杂。幽门部位像河道一样弯曲,手术时,胃体会自然蠕动,十二指非常薄。要准确“挖”通“隧道”而又保证不“挖穿”胃壁,不损伤十二指肠,需要丰富的解剖经验和熟练的内镜操作技艺。
查阅资料显示,国内能实施该项手术治疗的不多。
术后,孙先生胃部排泄顺畅,原有症状全部消失。
出院时,孙先生和女儿分外高兴,连连伸起大拇指:没想到,你们专家这么厉害!(许伟国)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