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脚一沾地,钻心的疼直冲脑门!” 饱受足跟痛折磨1年的李女士(化名),深受困扰,连日常散步都成了难题。像他这样被顽固性跖筋膜炎(俗称“足底筋膜炎”) 困扰的患者不在少数。对此,上海六院海口医院骨科成功开展微创内镜下跖筋膜松解术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有效缓解疼痛。
足跟痛反复发作 行走如在“踩碎玻璃”
今年55岁的李女士一年前开始出现右脚后跟疼痛,尤其在晨起或久坐后站起的第一步,疼痛感最为明显和剧烈。“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真的特别痛苦。”为此,他尝试了各种保守治疗方法,但疼痛反复发作,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在上海六院海口医院骨科门诊,经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评估,骨科副主任医师孔长庚诊断李女士为顽固性跖筋膜炎。
据介绍,跟痛症(又称“足跟痛”) 是以足底后跟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侯群,在骨科、康复科及疼痛科门诊中十分普遍。其中,跖筋膜炎是近年来成人跟痛症最主要的病因,约占全部病例的80%。运动爱好者特别是跑者,是跖筋膜炎的高发人群。 该病可见于各年龄段(7至85岁),但以40至60岁的中年人群最为常见。数据显示,超过70%的跖筋膜炎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且普通人群的发病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微创技术让顽固性跟痛者快速“脚踏实地”
“典型”的跖筋膜炎病变位于跟骨结节内侧突,即内侧与中间束的附着点。虽然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可好转,但约10%会发展为顽固性跖筋膜炎,表现为持续疼痛、炎症和组织增生,常规治疗无效。
对于像李女士这样保守治疗超过半年无效、疼痛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上海六院海口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孔长庚建议采用微创内镜下跖筋膜松解术进行治疗。
“很多人以为‘跟痛症’只能忍着或必须‘开大刀’,其实这是误区。”孔长庚指出,其实目前微创内镜技术是比较有效的选择。该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创伤微小、恢复迅速、并发症风险低。手术仅在患者足踝内侧分别做两个约5毫米的微小切口,组织损伤轻,通过高清内镜直视下松解跖筋膜及病灶清理,疼痛缓解效果显著。

关节镜下跖筋膜松解
依托成熟的关节镜技术积累和先进设备,上海六院海口医院已建立起标准化的微创手术方案,使其成为顽固性跟痛症的常规有效手段。患者术后3天可尝试部分负重,平均3-6周恢复基本行走能力。配合康复训练,复发风险也显著降低。

孔长庚为患者实施内镜下治疗顽固性跟痛症(跖筋膜炎)
2021年10月21日,李女士在医院接受了手术。整个手术过程约30分钟。术后3天,她便在家属的保护下,尝试穿后足减压鞋部分负重站立及短距离行走。“手术后不久,脚后跟那种被紧紧揪着的疼痛感就明显减轻了。”李女士表示。
经过治疗,像李女士这样在术后短时间内感受到明显疼痛缓解,并逐步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越来越多。
专家提醒:科学就医,规范治疗
孔长庚副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广大足跟痛患者, 早干预、规范治疗是避免发展为顽固性疼痛的关键。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的患者,应首先尝试规范保守治疗(如理疗、拉伸、定制鞋垫等),这是康复的基础。若疼痛持续半年以上且严重影响生活,应尽早到骨科足踝专病门诊就诊,评估是否适合微创方案。
孔长庚强调, 即使接受了微创手术,术后仍需循序渐进的足部功能锻炼、步态训练以及必要的物理治疗,以巩固手术效果,促进功能完全恢复,预防复发。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0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