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六院海口医院疼痛科成功开展影像引导下疼痛射频微创介入治疗 缓解腰椎术后慢性疼痛难题

近日,上海六院海口医院疼痛科团队成功通过影像引导介入技术,为多位饱受腰椎术后疼痛困扰的患者实施治疗,使其疼痛症状显著缓解。该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在慢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领域达到了新水平。

两位患者的漫长疼痛之路

75岁的张大爷(化名)3年前因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在外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其腰腿疼痛麻木有所减轻,但腰部、臀部疼痛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近两年来,他尝试康复理疗、针灸等多种方法,均未见明显改善。经上海六院海口医院疼痛科系统检查,确诊为腰背部术后疼痛综合征(FBSS)。

59岁的王阿姨(化名)有着类似经历。她于9年前因腰3/4椎体滑脱在外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双下肢麻木疼痛有所缓解,但腰臀部伴右大腿后侧疼痛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过系统检查,同样被确诊为腰背部术后疼痛综合征(FBSS)。

个体化介入治疗方案见成效

腰背部术后疼痛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 FBSS)特指腰椎手术后持续超过6个月的慢性顽固性疼痛,临床发生率约为10%–40%。上海六院海口医院疼痛科主任介绍:“FBSS多与神经根粘连、术后瘢痕形成等因素相关,常规保守治疗往往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需要更精准的神经介入干预手段来达到治疗和缓解疼痛目的。”

针对张大爷的病情,疼痛科团队制定了阶梯式治疗方案:第一阶段,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用于缓解疼痛并明确诊断;随后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精准引导下,实施腰4、腰5、骶1神经根脉冲射频,同时行相应节段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后次日,张大爷自觉腰腿部疼痛缓解约70%,麻木感大幅度减轻。

上海六院海口医院疼痛科成功开展影像引导下疼痛射频微创介入治疗 缓解腰椎术后慢性疼痛难题

疼痛科薛小云副主任为张大爷实施DSA引导介入术

与张先生情况类似,王阿姨也接受了精准的介入治疗。在完善术前评估后,疼痛科治疗团队根据她的具体疼痛部位与影像科合作,在CT引导下实施了针对性的神经介入治疗,重点处理了受累的脊神经后支及相应节段的神经根。

术后其腰臀部疼痛显著改善,长期困扰她的沉重感、酸胀感明显减轻。

上海六院海口医院疼痛科成功开展影像引导下疼痛射频微创介入治疗 缓解腰椎术后慢性疼痛难题

疼痛科薛小云副主任在CT引导下为王阿姨实施疼痛射频介入术

术后疼痛有“办法”

疼痛科娄强教授表示:“影像引导介入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实现精准定位和个体化治疗。我们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疼痛部位,选择最合适的靶点和治疗方式,既能有效阻断疼痛传导,又最大限度保留神经功能。”

疼痛科副主任医师薛小云表示该技术通过选择性调控疼痛信号传导路径,实现有效镇痛,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术后患者不仅疼痛大幅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重新燃起对正常生活的希望。

专家提醒:重视术后慢性疼痛管理

专家强调,术后若出现持续超过6个月的慢性疼痛,应及时前往疼痛科就诊,避免因延误治疗而影响康复效果。

目前,上海六院海口医院疼痛科已开设相关专病门诊,通过系统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帮助更多受困于慢性疼痛的患者重获健康生活。(许伟国)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1149.html

(0)
上一篇 18小时前
下一篇 11分钟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