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与海南省人民医院共建的海南省心血管疾病中心以来,这一高规格的“院包科”合作项目便如一股强劲东风,持续为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诊疗水平的提升注入澎湃动能。阜外医院专家团队的定期莅临与深度指导,已成为省人民精进技术、对标管理、融合理念的常态化机制,引领着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近日,阜外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的杜雨教授与付强护士长莅临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带来了新一轮高水准的临床指导。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主任柳德斌教授组织了包括全体心脏外科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围绕心脏术后重症管理展开了一场深度学习与热烈研讨。

阜外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 杜雨教授与付强护士长莅临指导
从理论体系到个体病例的决策指引
杜雨教授首先从宏观层面推演了心脏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工作的整体体系,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维度、连续性监护理念;随后,他在基础理论层面从手术室转运至SICU的早期评估、血流动力学调控、感染防治策略以及早期康复等关键环节对提升重症监护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杜雨教授床旁指导
理论讲解之后,杜雨教授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床旁针对疑难病例进行临床指导。他结合医院收治的复杂危重病例,现场剖析病情演变规律,指导重症监护团队调整治疗策略,在器官功能支持与内环境稳定方面提供了决策支持。


杜雨教授对疑难复杂病例进行临床指导
例如针对主动脉夹层术后脊髓闭锁综合征患者,他指出,对于此类病情严重患者,需增加脊髓灌注压,改善脊髓供血;并强调包括肢体被动活动、呼吸训练及神经促通治疗等康复干预,这些建议让临床治疗路径更清晰与个体化。围绕心脏外科核心技术——高危心脏手术术后患者的ECMO管理,杜雨教授从预警指标识别、插管策略选择,到运行过程中抗凝平衡把控,再到并发症防治的治疗全链条开展递进式指导,提升了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应对危重病例时的综合决策能力与实战水平。


杜雨教授对 ECMO 精细化管理进行详细指导
从”规范化”到”精益化”的护理升级
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护理体系建设方面,付强护士长引领我们从”规范化”到”精益化”的深度转型。他系统分享了阜外医院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等方面的最佳实践与宝贵经验。随后他开展床边查房,指导我科对于危重患者的精细化营养护理、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护理,详细讲解心脏机械辅助装置(ECMO、IABP等)的使用和护理,同时现场根据患者的病情和IABP的辅助情况给予现场护理指导。在付强护士长的指导下,我科对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将更加精益求精。

付强护士长深入病区指导护理工作
对于长期卧床心衰患者,付强护士长更是从精准用药与营养支持、不良反应动态监测、血压节律性管控、体位护理与阶梯式康复训练,到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等多维度提出系统性改进方案。
合作纵深,共铸海南“心”高地
此次指导是海南省心血管疾病中心”院包科”项目框架下又一次务实高效的深度互动。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柳德斌主任感慨:“阜外医院专家每次莅临指导,对我们而言都是无比珍贵的学习契机。要把专家带来的前沿理念,迅速且高效地转化为实际临床操作,在技术突破、管理对标、理念融合上实现升级。”
未来,依托海南省心血管疾病中心平台,海南省人民医院将继续与阜外医院在复杂手术联合攻关、临床研究深度协作、高层次人才共育等领域拓展战略合作维度,吸收内化顶尖医院的技术经验,持续锻造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核心竞争力,力争建设成为区域心血管疾病诊疗新高地。(关业文)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