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当蔡先生(化名)康复出院时,这场始于空号电话的生命救援,已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海南博鳌研究型医院)(以下简称“瑞金海南医院”)医护团队的接力守护中化险为夷。
“您所拨打的电话号码是空号……”6月26日19:22,电话那头传来这句提示音时,正在评估动态心电图结果的刘伟医生,瞬间冷汗直冒。
刘伟正在联系的蔡先生,是一位有猝死风险的病人。就在72小时前,蔡先生还因检查结果未见异常而离开,此刻却不知自己正站在猝死的悬崖边缘。
6月23日,胸口不适的他在瑞金海南医院做了普通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频发室性早搏,肌钙蛋白未见明显异常。25日,因为夜间胸闷症状加重且反复发作,蔡先生再次前往瑞金海南医院完善动态心电图检查。
通常,动态心电图需要持续监测24小时左右,完整记录患者日常活动、睡眠和可能出现的异常心电信号。26日,蔡先生的动态心电图明确捕捉到极具风险的间歇性Lambda波样改变。
这类心电图改变通常与心源性猝死风险相关,常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可能伴随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心脏骤停)。

蔡先生动态心电图片段
电话空号,如同“大海捞针”一般,要怎么联系上蔡先生呢?突然,蔡先生与另一位患者交谈的画面闪过刘伟医生的脑海。推测两人相识,“您认识今早做检查的蔡先生吗?”刘伟拨通另一位患者的电话问道。“认识。”刘伟这才终于拿到了正确的手机号码,联系上了蔡先生的女婿。
在女婿的陪同下,26日20:30,蔡先生迅速抵达瑞金海南医院就诊。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通过急查心电图发现,患者广泛性ST段压低,aVR导联可见ST段抬高。而肌钙蛋白已飙升至400pg/mL,确诊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立即行冠脉造影检查。
家属了解病情并同意手术后,在医务部负责人胡佳茵、科员陆小龙的协调下,心内科主任医师亓树莹、医师李杰、医师叶素伶、医师李绍蜜,手术室护士长俞蓉倩、护士王统菥、护士蔡晟,检验科技师徐小莲、放射科技师唐闻优的协同配合下,高效完成术前评估、检查化验、手术方案制定等全套准备工作,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22:00许,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前降支(LAD)近段不稳定斑块形成伴90%狭窄,回旋支(LCX)中远段弥漫性狭窄95%,右冠(RCA)多处弥漫性狭窄95%。这意味着给心脏供血的三根大血管都出现了严重的堵塞情况,若不及时治疗,随时可能猝死。
借助先进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清晰显示LAD近端大量血栓,精准锁定罪犯血管。亓树莹团队为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在LAD近端和LCX中远端各成功植入一枚支架,蔡先生血流立刻出现明显改善。
27日00:00许,手术完成。术后心电图显示,患者心肌缺血区域显著缩小,原本因血管狭窄而缺血的心肌组织重新获得了充足的血液供应,胸痛症状完全缓解。
这场始于一个空号电话的生命救援,最终在瑞金海南医院医护团队的接力守护中化险为夷。从寻人的不放弃,到多科室的高效联动;从绿色通道的迅速启动,到手术的精准实施,每个环节都彰显着瑞金海南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救治体系。
温馨提示
瑞金海南医院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在填写就诊登记信息时,请务必核对好联系方式等关键内容,确保紧急情况下医护团队可以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
若出现持续性胸痛(≥15分钟)、胸闷、胸部压迫感、颈部紧缩感、左肩臂放射性疼痛等急性冠脉综合征典型症状,请迅速前往医院就诊。
医学科普
普通心电图VS动态心电图
(记录时长等)
普通心电图,记录静息状态下数十秒的心脏电活动,可以快速筛查明显异常,优势是操作简单、即时出结果,但仅反映检查瞬间的心脏状态,可能遗漏短暂或偶发的心律失常、缺血等问题。
动态心电图,需要佩戴便携式记录设备24-72小时,持续记录日常活动(如运动、睡眠)中数万次心跳,可以发现偶发早搏、阵发性房颤、无症状心肌缺血等。但佩戴期间需避免接触强磁场,且部分人群可能感到不便。
普通心电图VS动态心电图
(适用场景)
普通心电图
1.常规体检;
2.急诊排查急性胸痛的原因,如心肌梗死;
3.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脏结构异常及电解质紊乱等,适用于有相关症状或心血管风险人群的筛查;
4.术前心脏功能快速筛查。
动态心电图
1.患者常感心跳突然加快、漏跳或不规律,但普通心电图检查时症状已消失。动态心电图可记录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变化,判断是否存在房颤、室上速、早搏等心律失常;
2.不明原因晕厥或眼前发黑,动态心电图可捕捉发作时的心率及节律异常,确定是否为心源性晕厥;
3.反复胸痛或胸闷,观察日常活动中,心电图是否出现ST段改变(如压低或抬高);
4.评估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或起搏器功能;
5.量化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张池)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0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