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8岁的杨涵被好“孕”眷顾,孕晚期时,却又被病魔缠身。
“左乳乳腺癌晚期伴转移,”医生的话语透露出揪心,可初为人母的杨涵没有一丝犹豫,生下孩子,成了她唯一的心愿。
2017年4月7日,杨涵生完孩子后就被送进了ICU,生命危险一直无法解除,多方打听联系,家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将她送往海南省肿瘤医院救治。
海南省肿瘤医院ICU病房里,前来会诊的乳腺外科副主任刘侠第一次见到了杨涵。
经过多学科会诊,专家们全面评估了杨涵的病情和需求,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
杨涵没有苏醒的日子里,大家都紧绷着一根弦,除了严密地监测病人病情变化,还安排专职护士全天看护,替患者翻身、拍背,因为病情危险,医护们几乎不敢离开病床,24小时盯着监控仪器。
乳腺外科团队为患者进行手术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持续多天的监护救治,杨涵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用药时,药物有了明显反应,我知道,这下有救了。”刘侠看见了希望。
下一步治疗过程中,杨涵极力配合,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她咬牙坚持。在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和她顽强毅力的坚持下,杨涵的病情奇迹般地有了好转。
身体逐渐恢复,杨涵仍离不开长期的药物治疗。而沉重的医药费,让家庭困难的她一时陷入茫然。
得知情况后,乳腺外科团队极力安抚患者心情,一边想尽办法帮助这位坚强的母亲解决用药难题。他们第一时间获取消息,为杨涵申请乳腺癌特效药物患者援助项目,让她获得免费用药一年的机会;与此同时,多方筹集救助资金,在海南首乳腺肿瘤规范化诊疗中心成立大会等大型活动上,杨涵先后获得爱心捐赠5万元。
“这些年,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只是希望她活着。”刘侠翻看着手机里的朋友圈,欣慰地说,“看,这是她和孩子最近拍的生活照,一切都挺好的!”
照片里的孩子今年4岁,搂着他的杨涵满脸幸福的笑容。四年来,在乳腺外科医护团队的努力之下,杨涵闯过了“鬼门关”,重获了新生。
“海南省肿瘤医院专家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杨涵心中百感交集,“孩子出生那一天,也是我重生的日子。孩子几岁,我就几岁。”
爱的温暖 让她学会笑对生活
曾经,乐观豁达是刘筱云的标签。可在2016年3月的一次检查中,40岁的她被确诊为为乳腺癌。这一病,让刘筱云难以接受,先是逃避现实,抗拒就医,再到病情进展,乳房溃烂。
直到在海南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住院那一刻,刘筱云仍处于无法承受的心理状态。
针对刘筱云的病情,该院乳腺外科专家团队组织多学科会诊,经认真评估后,为其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建议先做新辅助化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进行外科手术。
治疗如期进行,手术也十分顺利。刘筱云迈出了第一步,可等待她的,还有更多挑战。
术后恢复期,难以愈合的伤口,渗出的液体发出阵阵臭味,这让刘筱云几乎抓狂,成堆换洗的衣服,像是一道枷锁,时刻提醒她是个病人。
每当护士前来换药时,刘筱云总是显得很难为情,“我自己都嫌弃味道难闻,护士靠得这么近,让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没有愈合的伤口,犹如刘筱云无法愈合的心。细心的医护发现了她的端倪,每回换药时,护士们总喜欢逗刘筱云开心,跟她聊聊趣事,听她说说过去的事情。但更多的,还是安慰和鼓励。
“她们从来没有过一次异样的眼光,见到我都是很开心地叫我姐,心里真的是非常感动。”每天长达3个小时的暖心护理,仿佛一缕暖阳,日渐温暖着刘筱云脆弱的心。
慢慢地,刘筱云的心情开始明朗起来,笑容重新回到她的脸上。而与她一起变好的,还有逐渐长出肉芽的伤口和得到控制的病情……
经过2个周期、30次的化疗后,刘筱云复查结果各项指标正常。
这样的结果,让刘筱云热泪盈眶,也让刘侠备受鼓舞,她从不吝啬给予患者鼓励的话语:“治疗乳腺癌的新药不断推出,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治疗手段,相信医学,我们一起努力。”
如今的刘筱云,重返工作岗位,回归正常生活,经历过生死关,她的心态愈加平和:“风雨过后,总会见到彩虹的,相信我一定可以好好活着,我要把生命的奇迹延续下去。”
特殊“毕业手册” 记录她们的重生
在乳腺外科,珍藏着这样一本特殊的“毕业手册”。每一页纸上,张贴着出院患者精心挑选的自己最美的照片,那一张张肆意的笑脸,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
“这本‘毕业手册’,还会清楚记录着每位患者手术的日子,因为在那一天,她们获得了新生。”乳腺外科护士长孙洋,对手册里的每一个人都再了解不过,开朗活泼的美玉,文静腼腆的佳玲,外冷心热的庆莲……“她们挺过了自己人生最黑暗的日子,而后又抱团取暖、互相鼓励,组建志愿者队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其他乳腺癌患者战胜病魔。”孙洋说,这样“爱的轮回”,帮助着更多乳腺癌患者,未来将以新的姿态,走向社会,努力地向阳生长。
五年多来,海南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团队便是如此,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用规范专业的技术,用赤诚的爱与呵护,一次次抚平乳腺癌患者身心的创伤,让她们重拾生活的勇气,更好地活着。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