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多次转移 八旬老人三十余年坚守抗癌路终显成效

初次见到杨大爷时,他精神矍铄,言语清晰,完全看不出80多岁老年人的暮态和疲惫。“我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去别的医院治疗,因为我相信省医院的水平。

初次见到杨大爷时,他精神矍铄,言语清晰,完全看不出80多岁老年人的暮态和疲惫。“我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去别的医院治疗,因为我相信省医院的水平。”杨大爷一边坚定地说,一边颤颤巍巍地在纸上写下救过他的医护人员的姓名,“郑医生、刘医生、王医生……做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忘恩,我想要把心里的感激告诉他们。”

杨大爷的握起笔来颤颤巍巍、稍显无力,但又能明显感受到一笔一划的力量。三十年的病痛折磨都不曾让这位老人落泪,但郑进方、刘俊、王琳、周卫平、盛莉、余娜等人的名字不禁让他红了眼眶……

一切都要从1986年的一次体检说起。

三十多年的抗癌之路:复发、转移、切除

杨大爷原本的生活平淡却充满幸福,可这种恬静淡泊的生活却随着一张体检报告单的出炉而被彻底打破——结肠癌。那年杨大爷年近半百,上有老下有小,还是省卫生学校的一名老师。顿时,压力排山倒海般袭来。

有时,成年人的崩溃往往来自心理防线的溃堤。初闻消息,杨大爷感到天崩地裂,茫然失措,“如天塌下来了一般”。但一想到家人和未竟的事业,他决定正面应对病魔,与之展开“殊死较量”。

几天后,他接受了第一次手术,自此开启了长达30余年的抗癌之路……

2017年,杨大爷到省人民医院复查,复查结果显示体内的肿瘤肝内转移,肝胆胰外科郑进方主任团队在认真评估病情、组织专家会诊后,为杨大爷做了左肝外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显示老人体内的癌细胞已经开始向肝部转移;2018年,复查腹部MRI提示转移瘤;2019年3月,复查B超发现癌细胞向腹壁转移,进行空肠肿瘤切除;10月,复查腹部MRI提示,癌细胞向肝胃韧带、右前腹壁下转移,进行全麻下行肠粘连松解+右肝肿瘤切除+腹壁肿切除……

2020年12月,因肝脏转移病灶再次恶化,杨大爷收治肿瘤内科一病区进行姑息治疗。王琳主任团队在完善相关检查评估后,根据晚期结直肠治疗指南,为患者制定了PD-1免疫治疗。经一年多连续用药治疗后,杨大爷的影像学提示肿瘤转移病灶基本退缩,生存期延长。

不久后,肿瘤内科医生告诉杨大爷,他的影像学评估肿瘤缓解已达半年之久,病情基本稳定。听到这,杨大爷喜出望外,“又能回归正常人的生活了,我现在每周都可以从卫校走几里路来省医拿药,一点也不累!”方才稍显抑郁的杨大爷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癌细胞多次转移 八旬老人三十余年坚守抗癌路终显成效

杨大爷(中)与肿瘤内科王琳主任(右)、盛莉副主任医师(左)

决不向病魔低头

纵观杨大爷三十年的漫漫抗癌路,从“肿瘤肝内转移”到“病灶基本退缩”,从“迷茫伤痛”到“云开月明”,从知名之年到耄耋之年,杨大爷成功治疗的背后是综合医院多学科联动规范诊疗发挥的效果,是专业负责的医护人员精湛技术和科学护理的不懈努力,更是杨大爷家人数十年如一日的不离不弃和日夜守候。

高山景行,令人神往;杏林之风,山高水长。“癌症是对病人及其家庭的精神、经济的双重打击,病魔已经把他们身心搞垮,我们能做的就是运用专业能力尽可能去帮助他们,全力治疗,减轻他们的压力,陪伴病人共同面对。”肿瘤内科一区副主任医师盛莉说,杨大爷这三十年带来的抗癌史,可以说是科学、精准、有效的救治和他强烈的求生意志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积极结果。

人们常说,比治愈更难的是常常去帮助,比帮助更难的是总是去安慰,而比安慰更难的是数十年来、决不向病魔低头的坚韧和勇毅。看着诊室里穿梭忙碌的医护,记者不禁想到古代一幅对联,“但祈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手术虽会弄脏白衣天使的大褂,但他们的医者仁心却越发纯粹。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186.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0月25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