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医二院心内科陈广琴教授团队成功独立完成PulseSelect™脉冲电场消融手术,开启心律失常治疗新纪元

海医二院心内科陈广琴教授团队成功独立完成PulseSelect™脉冲电场消融手术,开启心律失常治疗新纪元

近日,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心内科陈广琴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尿毒症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独立实施PulseSelect™脉冲电场消融系统手术。这一突破不仅体现海医二院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迈入“脉冲消融”新时代,更为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开辟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新路径,标志着海医二院心律失常诊疗迈入国际前沿水平。

特殊患者的“双重困境”

尿毒症遇上心房颤动

今年70岁王大爷(化名),患“慢性肾病”已4年余,期间多次住院治疗, 并于2025年行腹膜透析导丝法置管术,术后规律进行腹膜透析。不能间断的腹膜透析本就让王大爷疲惫,但雪上加霜的是,近1年来王大爷反复出现心房颤动。发作时心悸、胸闷、气短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危险的是,房颤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增加中风风险,而尿毒症患者本身凝血功能异常,抗凝治疗难度极大。

“传统射频消融靠热能损伤病灶,但这位患者因透析,心肌纤维化明显,心脏结构脆弱,热能可能引发心包填塞、食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陈广琴教授解释道,这类患者一直是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硬骨头”。

脉冲电场消融

精准“电”除病灶,安全更高效

经过多学科团队(心内科、肾内科、麻醉科)的充分评估与论证,陈广琴教授团队决定采用国际领先的PulseSelect™脉冲电场消融系统为患者实施手术。

PulseSelect™脉冲场消融系统于2024年9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是目前我国唯一获批可用于治疗持续性房颤的脉冲场消融系统,同时也是唯一一款美国FDA和欧盟CE获批的具有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的双适应证的脉冲场消融系统。

这项新技术与传统射频消融技术存在三个核心区别。PulseSelect™脉冲场消融系统采用非热能损伤机制,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电脉冲直接破坏心肌病灶的细胞膜结构,完全避免了传统方法依赖热量可能造成的周围组织热损伤问题。PulseSelect™脉冲场消融系统技术展现出显著的组织选择性优势,其作用机制仅针对心肌细胞产生效果,对邻近的血管、神经和食道等重要结构影响极小,从而大幅提升了手术安全性。在手术效率方面,新技术仅需约一小时即可完成整个手术过程,这不仅减轻了患者在术中的耐受压力,对于需要透析的患者而言,还能有效降低术中容量波动的风险。

手术过程中,陈广琴教授为患者使用脉冲消融导管分别在四根肺静脉口部及前庭进行消融,每根肺静脉均可以观察到电位明显脱落,平均每根肺静脉放电消融10-12次,左房操作时间仅需27分钟。脉冲消融术后起搏检测显示,患者的肺静脉均完成了电隔离,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各项体征正常,安全返回病房,无任何并发症或不良事件发生。

肺静脉电位脱落图

技术落地意义

填补空白,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陈广琴教授表示:“PulseSelect™脉冲电场消融手术的成功,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体现了我们对复杂病例个体化、精准化治疗的追求。PulseSelect™脉冲导管的高效性、灵活性(集标测、消融、起搏于一体)和安全性尤其适用于高龄、合并症多的复杂房颤病例。”该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为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高危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海医二院作为区域内重要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始终致力于引进前沿技术、提升诊疗水平。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院心律失常治疗进入“精准、安全、高效”的新阶段,未来将继续探索前沿技术,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际高水平医疗服务。(王广弟)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0756.html

(0)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