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3点,转运床急促的滚轮声划破手术室外走廊的寂静,66岁的海南本地人付奶奶(化名)被紧急送往手术室。付奶奶冠脉血管条件极差,因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急性加重命悬一线,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海南博鳌研究型医院)(以下简称“瑞金海南医院”)主任医师亓树莹、心内科负责人刘珠慧、主治医师山萌萌,心电图室负责人刘伟和手术室护士长俞蓉倩团队的协作下,通过急诊手术成功化解“心”危机。
来自海南西部的付奶奶早已是心血管疾病的“老病号”。多年来,冠心病像甩不掉的阴影,让她先后经历多次冠脉支架植入和药物球囊扩张,1年前更是因支架内再狭窄接受了冠脉搭桥手术。今年7月,付奶奶再次出现了胸痛、胸闷和气短的症状,且夜间难以平卧。她辗转多家医院就诊,服药半个多月仍无好转,甚至有医生劝家属放弃治疗。陷入阴霾的一家人,抱着最后的希望,慕名来到瑞金海南医院寻求亓树莹医生的帮助。
当时,付奶奶的心脏左前降支(LAD)和回旋支(LCX)桥血管虽然通畅,但维系右冠状动脉(RCA)供血的桥血管也已出现严重狭窄。亓树莹团队经过缜密的策略评估,顶着血管条件复杂的压力,成功开通右冠状动脉,为付奶奶的心脏重新搭建起稳定的“供血通路”,让她的生命体征逐步回归平稳。
可5天前,付奶奶再次遇上了“心”的危机。无明显诱因下,熟悉的胸痛感再次袭来,还伴随强烈的颈部紧缩感,哪怕休息片刻也无法缓解。家人见状,赶紧将她送往瑞金海南医院。心内科接诊后,收治入院治疗。急诊手术当天,付奶奶床边心电图出现动态演变,肌钙蛋白指标较前显著升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警报骤然拉响!更让人揪心的是,付奶奶本就有慢性心力衰竭病史,NT-proBNP指标升高,提示心衰程度加重,心脏泵血功能持续恶化。显然,急性心梗诱发了心衰急性加重,她的心脏正承受着双重打击,生命随时可能亮起红灯。
“患者多次手术史,冠脉血管基础极差,现在心梗合并心衰,随时可能出现心梗面积扩大、心脏破裂、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亓树莹在紧急病情讨论中,清晰地指出了当前的危急局势。
想要挽救付奶奶的生命,必须尽快开展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打通堵塞的血管,但手术风险也随之而来,每一次导管操控都像是在“脆化的冠脉血管里穿针引线”,血管稍有破损就可能引发大出血或血管闭塞,进而危及生命。
心内科团队第一时间与付奶奶的家属沟通,将病情的紧迫性、手术的必要性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一一说明,同时也坦诚告知了药物治疗的局限性。“我们相信亓主任!”家属同意后,手术立即开展。
因既往多次手术,付奶奶的血管病变比预想中更复杂——狭窄部位周围血管弹性已近“脆化”,导管稍有触碰就可能出现夹层或穿孔,操作难度远超常规手术。亓树莹主任医师凭借三十余年心血管介入临床经验,双手稳稳操控导管,先通过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为狭窄血管进行“温和预扩”,初步缓解堵塞;紧接着,山萌萌主治医师精准配合,迅速换上药物球囊实施扩张,让药物涂层牢牢附着在血管壁上,进一步巩固血管通畅度。
27日00:30,手术成功!付奶奶堵塞血管顺利开通,前向血流恢复正常,监护仪上的心率、血压逐渐趋于平稳。无论是7月顶住复杂血管条件压力,为付奶奶疏通狭窄血管、重建心脏“供血通路”,还是此次深夜与死神赛跑,在“脆化”冠脉血管的高危操作中化解心梗与心衰的双重危机,瑞金海南医院心内科团队始终以精湛医术为刃、以高度责任感为盾,为这位心血管“老病号”的生命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未来,瑞金海南医院将继续帮助像付奶奶这样的患者,守护海南及周边地区百姓的心血管健康。在面对“心”危机时,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可靠的“生命港湾”。(张池)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