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医一附院完成省内首例超短瘤颈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近期,曾身患腹主动脉瘤并经手术治疗的张大爷(化名)来到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下称“海医一附院”)介入血管外科复查显示术后恢复良好。此前,张大爷因“腔隙性脑梗死”在该院住院治疗,期间完善检查发现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是指因动脉中层结构破坏,动脉壁受血液冲击形成局部或者广泛性的瘤样扩张,该病无明显临床症状,常于体检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或人体血压增高,腹主动脉瘤可破裂大出血,引起剧烈腹痛,瞬间致命。

张大爷的腹主动脉瘤为肾下型,瘤体最大直径约6cm,瘤颈非常短,不足2mm,伴有附壁血栓,并且存在肾动脉变异(右侧三支肾动脉,左侧两支肾动脉),左右最低的副肾动脉狭窄,几乎平瘤颈发出,病情复杂。

根据最新的《腹主动脉瘤临床诊治实践指南》,瘤体直径大于5.5cm的男性患者,须行手术治疗,若瘤颈长度≥15 mm建议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若瘤颈长度≤15mm建议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重建。

张大爷的腹主动脉瘤体最大直径6cm,具有明确手术指征,但瘤颈不足2mm,且存在5根肾动脉,若行微创手术——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内漏风险高,若想争取支架足够锚定区,需覆盖2-3根副肾动脉,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但患者75岁高龄,基础疾病多,开放手术“切除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重建”创伤大、风险高。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家属拒绝开放手术,强烈要求行微创治疗。

对于瘤颈不足2mm,伴5根肾动脉的腹主动脉瘤行覆膜支架腔内术在海南尚无先例,在国内亦罕见。但患者腹主动脉瘤已达治疗指征,随时有破裂大出血的风险。以金桂云教授为首的介入血管外科团队经详实的术前讨论后,制定出了一套周全的手术方案《瘤腔预置导管+瘤体覆膜支架隔绝+球囊辅助内漏封堵术》。

经充分术前准备,手术由金桂云主任医师、孙刚副主任医师双主刀,于2022年7月19日顺利进行。术中覆膜支架紧贴肾动脉下方1mm精准释放,并在球囊辅助下经瘤腔预制的导管注射人纤维蛋白粘合剂封堵内漏,复查造影腹主动脉瘤完美隔绝,无内漏形成。

术后张大爷生命体征平稳,尿量正常,无肾功能损害,术后第二天即下地行走,术后1周复查全腹部CTA:对比术前,腹主动脉瘤隔绝良好,5支肾动脉均保留,瘤腔内无强化(如图3)并于近期康复出院。

据了解,如此超短瘤颈伴5根肾动脉的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在海南省为首例。金桂云主任医师率领的介入血管外科团队突破瓶颈,制定出周全的手术计划,最终将原本需开腹完成的大型手术,转为微创的介入手术。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介入血管外科团队对于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主动瘤、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诊治已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今年,该院介入血管外科团队在金桂云教授带领下硕果累累,成为省内唯一获批《国家卫健委外周介入进修培训基地》的单位,这意味着省内需从事外周血管介入的医生不出岛即可获得国家卫健委颁发的合格证书,强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综合及外周介入事业的发展。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68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21日 下午3:22
下一篇 2022年10月21日 下午5: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