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主任,有紧急情况!一位64岁的老人肝癌破裂,我们这边医疗技术有限,请求支援!”海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三区的张震生主任接到这通仅有30字的病情汇报电话后,脑海中快速勾勒着一个大胆的救治方案。
紧急求援
肝癌破裂,转运凶险
电话那头,五指山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邱堃心急如焚。病房里,64岁的刘阿公刚被确诊为肝癌破裂出血,肿瘤溃破的血管犹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分秒必争地吞噬着他的生命。
“医生,我们想转去海口的大医院!”阿公的家属焦急地向邱堃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他们心中,省级医院意味着更多生存的希望。可邱堃深知刘阿公病情凶险,每分每秒都极为关键。从五指山到海口,即便天气晴朗都需要2-3小时的车程,更何况此时正值台风暴雨,转运路上一旦出现大出血,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
迅速响应
远程会诊,跨市驰援、
张震生主任挂断电话后,迅速召集团队开展全科病例讨论。通过邱堃主任发来的刘阿公影像二维码,张震生主任团队快速进入五指山市人民医院的阅片系统。增强CT显示,外生性的大肿瘤占据了肝脏左叶,周边大量血块清晰可见,提示出血量已经超过1000毫升。
“必须立刻进行手术!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是最佳方案,但转运患者风险太高。”张震生主任分析道,“五指山市人民医院有腹腔镜设备,却缺乏处理复杂肝切除的经验,我们作为托管医院,有责任协助救治急危重症病例。”考虑到极端台风天气下科室本部也要保障随时处理突发情况的医疗储备,他决定,由陈平平主任医师带领章家超主治医师即刻前往五指山市人民医院为刘阿公实施手术。
生死一线
冒雨赶路,精准施救
13:00
下午1点,陈平平和章家超冒着暴雨驱车前往。中线高速上,局部道路积水没过车轮一半,车轮碾过水面,溅起高达数米的水花,雨刮器高速摆动却依然无法完全看清前方的道路。
15:18
2小时18分钟后,陈平平和章家超气喘吁吁地冲进五指山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此时,邱堃主任团队已做好一切术前准备。麻醉师快速汇报:“患者已经输了血,目前生命体征尚属稳定。”
“准备腹腔镜,建立气腹,我们开始!”陈平平操控着腹腔镜镜头缓缓探入刘阿公腹腔,显示器上的画面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本清晰的脏器被暗红色积血遮挡,液体随着镜头的移动不断晃动。“吸引器准备,先清理积血!”陈平平坚定有力的指令仿佛给现场医务人员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随着积血被一点点吸走,肝脏表面的破口暴露出来——在肿瘤的最边缘有一个破口,鲜血正从破损的血管中喷涌而出,陈平平眼疾手快,精准地操控腹腔镜器械阻断肝门血流。接下来是更为凶险的肝肿瘤切除手术,他紧盯着屏幕上的肿瘤边界,手中的超声刀在腹腔内灵活地游走。每一次切割都小心翼翼,精准避开重要的血管和胆管。“这里是肝左静脉分支,小心!”他一边操作,一边提醒助手。
时间在紧张的手术中悄然流逝。窗外台风肆虐,手术室里只有清脆的器械碰撞声和医生低沉的指令声。
16:48
当超声刀切断最后一束肝组织,完整的肿瘤被取出时,监护仪上的血压开始稳步回升。“止血彻底,冲洗腹腔!”
整台手术仅用时90分钟,比预想中缩短了近一半时间。远在海口的张震生主任接到手术顺利结束的消息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守护生命
托管帮扶,结出硕果
2023年1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五指山市人民医院,充分依托品牌、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实施精准帮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上下贯通,将高水平医疗专家、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运营理念“移植”到五指山分院。
这场风雨中的生命守护,正是省医院托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生动体现。危急时刻,邱堃主任果断求援,张震生主任运筹帷幄,陈平平、章家超冒雨驰援,他们所代表的海南省人民医院医疗系统,凭借“上下联动、守望相助”的协作精神,用专业与担当,在台风暴雨中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践行着“大病不出岛”的医疗承诺,成功挽救了刘阿公的生命。
如今,刘阿公已顺利出院,回归生活。而那些在风雨中奔波的白色身影,那些在手术台前专注的眼神,依然诉说着关于生命与守护的动人故事。(陈平平 章家超)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0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