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做脑膜瘤切除手术后的战士患者康复出院时,为表示护士们对他的细心关怀,特地到护士站与护士们一块合影留念。这一幕温馨的场景,正是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以下简称“海南医院”)神经外科推进护理人文病房建设的一个温暖缩影。科室以“精准守护大脑,温情照见生命”为理念,围绕“专业·温度·成长”三大维度,将人文关怀浸润至治疗、护理、康复的每一环节,使冰冷的技术有了温度,使漫长的病程有了希望。
固本强技,锻造“最强大脑”护理战队
标准重塑,把人文写进制度。依据《神经外科优质护理团体标准》,将“尊重、共情、沟通”嵌入交班、巡视、操作等18项核心流程。创新“床旁3分钟”微沟通模板,问候—评估—解释—鼓励,确保每位患者每日至少3次高质量对话。
能力跃升,让专业与温度并行。每月一次“叙事护理”工作坊,护士化身倾听者,撰写“患者故事”,在共情中反思护理行为。开设“神经外科高级生命支持+心理急救”双重培训,提升护理队伍专业素养。

双向奔赴,从护“脑”到暖“心”
爱己方能达人,护士关怀清单。进行弹性排班,合理夜班和补休。设立“护腰玫瑰”关爱包,为长期翻身拍背,腰部受损术的护士配备腰带。开设“心灵加油站”,联合心理科,定期咨询心理知识、线上学习正念减压课程,改善护士情绪状态。
环境疗愈,把病房变成“家”。打造病区“脑健康走廊”,以脑解剖3D立体画、康复成功案例照片墙打造沉浸式科普长廊。设立“静眠病房”,明显位置粘贴标语提醒,尽量集中安排诊疗,延长患者休息时间,术后患者平均夜间睡眠时长由4.1小时提升至6.3小时。

情暖医患,爱与信任的循环
人文关怀交接本。每日交接班增加“患者今日情绪温度”一栏,用“红-橙-绿”贴纸直观提示心理状态。
“一封家书”活动。术后第3天,责任护士为患者手写明信片,也可由家属自己书写,增加护患温情。

海南医院神经外科护理团队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脑图”,以护士成长为“神经通路”,让每一次专业操作都有情感回响,让每一次守护都成为生命奇迹的注脚。(李群 王康 黄鑫)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