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胸外科二区(肺移植科)在孙伟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无管”单孔胸腔镜双侧肺癌根治术,实现了医院在胸外科微创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该手术不仅以极小创伤为患者一次性解除双肺病灶,更在24小时内帮助患者实现从手术到康复出院的奇迹,彰显了医院以党建为引领、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学科建设理念。
54岁的李女士(化名)在体检中发现双肺结节,经抗感染治疗后结节仍未消失,遂来到孙伟主任门诊就诊。经胸部CT检查和综合评估,孙伟主任高度怀疑其患有“双肺多原发癌”,将患者收治入院。增强CT结果进一步显示,其右肺下叶实性结节与左肺上叶磨玻璃结节均存在恶性肿瘤可能。面对这一复杂病情,孙伟主任团队没有选择传统的分次手术方案,而是以患者为中心,毅然决定迎难而上。
在孙伟主任的组织下,团队开展了多学科协作(MDT)讨论,联合麻醉科郑育秀副主任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手术与麻醉方案。经严谨评估和周密预案,最终确定了“双侧同期+无管微创”这一高难度术式——在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状态下,经由单一3厘米切口,依次完成左肺上叶楔形切除、右肺下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该术式在海南省尚属首例,不仅要求手术团队具备高超的操作精度,也考验麻醉团队对困难气道与麻醉深度的精准把控。
9月2日,手术如期进行。在孙伟主任主刀及团队默契配合下,手术过程顺利,出血极少,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判断完全一致。得益于“无管化”技术的应用,患者术中未留置任何管道,术后疼痛显著减轻。在管床医生罗德凡及护理团队精心实施的加速康复(ERAS)计划支持下,李女士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24小时后复查显示双肺复张良好,次日即达到出院标准。

这一技术的成功,背后是多个关键环节的精密配合:术中彻底止血与精确缝合确保无需留置胸腔引流管,自主呼吸麻醉技术有效避免肺隔离相关风险,单孔入路实现最大程度微创,同期手术设计免除患者二次痛苦,肺功能保护策略兼顾肿瘤根治与生活质量,而全程的ERAS理念则显著提升术后康复质量。
出院之际,李女士与家人特地送来写有“德医双馨,惠济于世”的锦旗,由衷感谢孙伟主任团队以精湛医术赋予她重生机会,也感动于医护人员在每一个细节中所传递的温暖与关怀。

孙伟主任表示,此类复杂手术的成功,是海医二院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党建为学科发展注入攻坚克难的动力,也赋予团队践行“以患者为中心”初心的使命感。未来,科室将继续推动技术下沉与服务创新,让微创外科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患者,以实际行动参与健康中国建设,为海南乃至全国百姓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
此次手术不仅是技术上的飞跃,更标志着海医二院胸外科在微创外科、快速康复和多原发肺癌综合治疗等领域步入新高地。孙伟主任也提醒,随着肺癌早期诊断率的提高,多原发肺癌的发生率已达4.86%~12.00%,公众如发现肺部多发结节,应尽早就诊于专业科室,以免延误诊治时机。(谭莹 许伟国)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