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术室里,有这样一群不执刀、不缝合的“生命护航者”——他们是麻醉医生。当患者从麻醉诱导到平稳苏醒,如同经历一段不容有失的航行,他们以精准的监测与用药,默默守护每一次心跳与呼吸。面对高龄、危重或病情复杂的患者,这场航行更显风急浪涌。也正是他们,用专业与温度,将手术从“咬牙硬扛”的经历,转化为一段有尊严、有温度的医疗旅程。
从守护者到引领者
自1961年组建麻醉组,到1984年正式建科,再到如今发展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国家老年麻醉联盟单位、华南区小儿麻醉联盟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走过了数十年踏实而坚定的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省麻醉领域的技术高地之一。这背后,凝聚着一代代麻醉人的严谨、担当与坚守。

目前,科室已建立起涵盖临床麻醉、麻醉复苏室、疼痛门诊及舒适化医疗等多个专业单元的综合架构,细分出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器官移植外科、老年、小儿、妇产、口腔颌面外科等多个亚专业组,实现麻醉服务的精细化管理。科室拥有一支梯队完善、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每年,他们为数以万计的手术患者保驾护航,手术麻醉量位居全省前列。专业的麻醉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从术中到复苏的全程精细照护,成为手术患者安全康复的重要力量。在科研方面,科室成绩斐然,承担多项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在麻醉药器官保护等研究方向屡获省级科技进步奖项,实现临床与科研的协同发展。
在舒适化医疗方向上,科室开设“麻醉治疗睡眠门诊”,持续推动“无痛医院”建设,广泛开展无痛胃肠镜、无痛气管镜、无痛人流等手术室外无痛诊疗。如今,在科主任吴多志的带领下,团队正以多项前沿技术重塑患者的手术体验——致力于让手术更安全、更舒适、恢复更快,切实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
两大技术突破:让“舒适康复”成为现实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做手术尤其是胸部、关节置换等大手术,意味着漫长的恢复期、难以忍受的疼痛和高额的医疗费用。但现在,在科主任吴多志的带领下,麻醉科不断探索更人性化、更高效的麻醉方式,致力于实现“无痛、早醒、早活动”的康复目标。
吴多志主任为患者进行麻醉前评估

胸科手术进入“无管化”时代
传统胸科手术后的咽喉剧痛、持续咯血,曾是许多患者难忘的痛苦记忆。如今,海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在海南率先开展以“保留自主呼吸”为特色的无管化胸科麻醉技术体系,让患者在喉罩辅助下自主呼吸完成手术,大大减轻了术后不适。
赵女士的亲身经历:
“两年前我做肺部手术,术后咳嗽像刀割一样,整整难受了一个星期。今年复查发现新结节需要再次手术,我本来非常害怕。没想到麻醉医生团队为我制定了全新的方案:采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不插传统的双腔气管导管。通过“无管”技术,术中我一直在自主呼吸,醒来后几乎没有咽喉痛,当天就能喝水说话,第二天就下床活动了。这种恢复速度,我以前想都不敢想。”

超声引导下改良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围术期镇痛

喉罩置入替代双腔气管导管
该技术通过喉罩全麻联合区域阻滞,既满足了手术操作需求,又极大降低气道创伤,显著减少肺部感染风险,使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缩短,标志着我院胸科麻醉技术步入国内先进行列。
关节置换实现“日间手术”模式
对于需要关节置换的患者,麻醉科组建了专门的围术期镇痛小组,推行“术前精细评估+术中神经阻滞镇痛”的创新模式,让“当天手术、当天出院”成为现实。
陈阿姨的康复故事:
70岁的陈阿姨因重度膝骨性关节炎饱受折磨十年,“走两步就得歇,膝盖像被钉子扎”。在麻醉门诊,高伟主任为她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制定了“超低浓度局麻药神经阻滞”的个性化方案。

高伟主任为患者进行超低浓度局麻药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当天我几乎没感觉到疼痛,更神奇的是,术后3小时我就能在助行器辅助下站立行走,24小时内就顺利出院了。现在我能自己慢慢走路,生活质量完全不一样了。”陈阿姨欣喜地说道。由于该技术精准阻断疼痛信号却不影响肌力,能帮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功能,真正实现了“当天手术、当天回家”的突破性康复。

术后3小时,陈阿姨在助行器辅助下站立行走
这一成功案例标志着海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在关节置换加速康复领域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术前精准评估与术中神经阻滞的完美结合,不仅显著降低了术后血栓和感染风险,更让高龄患者实现了安全、舒适、高效的康复体验,为海南地区关节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守护手术安全的征途上,海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的脚步从未停歇。面对海南地区众多饱受慢性疼痛与睡眠障碍困扰的患者,一个新的希望正在萌芽——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吴多志主任正带领全科,精心筹备建设一个全新的“睡眠与疼痛病房”。
这间特殊的病房,将瞄准那些让患者“夜里睡不着、白天疼难熬”的顽固问题,致力于让海南百姓不必远行,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从精准诊断到系统康复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从手术中的分秒护航,到术后夜晚的安稳睡眠;从精准控制疼痛,到守护每一次顺畅呼吸——在海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疗的温度正渗透于诊疗的每一个细节。他们深信,真正的医疗进步,既源于技术的突破,更来自对患者细微感受的深切关怀。在这场关乎“舒适”的医疗革新中,他们以专业为基、以温度作伴,让手术不再冰冷,让康复更有尊严,也为“健康海南”的画卷添上了不可或缺的一笔温情。(高伟)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1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