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孩深夜遭遇严重车祸,海医二院“一键启动”机制打赢生命保卫战

凌晨的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救援正在紧张进行:一名13岁女孩因车祸导致严重腹部创伤,医院创伤中心“一键启动”机制迅速激活,创伤多学科救治团队协同作战,最终成功挽救了这条年轻的生命。

深夜预警 一键启动

2025年11月4日23时40分,海医二院“创伤一键启动群”内出现一条紧急预警信息:“XX,女性,13岁,车祸致腹部疼痛3小时,预计二十分钟后送达医院。请肝胆外科、创伤外科普外组、心血管外科准备急会诊,请手术室做好绿通手术准备。”

这条信息如同一声集结号,瞬间激活了医院的创伤救治体系。相关科室医护人员迅速响应,各就各位,做好抢救准备。

11月5日00:02,患者送达医院急诊,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查体并完善相关检查,准备行头胸CT和胸腹髂动脉CTA检查。00:30,患者在医护人员护送下前往放射科做检查,但因生命体征严重不稳定,不得不返回抢救室。

经过紧急输血补液等一系列措施稳定生命体征后,患者于1:15再次前往放射科完成检查。检查结果仍不容乐观,患者需要立即手术。

多科协作 精准施治

1:45,患者被送入手术室;2:00,麻醉开始。

当手术刀划开腹部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腹腔内满是鲜血,吸引器瞬间吸出1800毫升血性液体,胃腔后方还有500克血凝块触目惊心。同时胰头颈部淤血并有活动性出血,肝脏左内叶和肝舌叶均有裂伤并活动性出血,胃腔表面幽门管处也有裂伤…

面对如此复杂的伤情,创伤外科立即请肝胆胰腺外科李鹏主任会诊并联合手术。两位专家协同作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修复工作:吸净积血,清除血凝块;沿着胰腺体部下缘向头部游离,处理幽门管后壁活动性出血;探查十二指肠;处理肝脏损伤……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被转送至重症医学监护治疗。

“一键启动”机制彰显成效

这名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海医二院创伤中心于2023年6月10日正式运行的“一键启动”机制。该机制以车祸碾压伤、挤压伤、高处坠落伤等严重多发伤、复合伤的多学科联合救治为主旨,实现了创伤团队“协同作战”,救治流程的“无缝衔接”。

“一键启动”可同时激活创伤外科、TTA团队(创伤救治团队)、医技科室、手术室、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后勤保障和医疗总值班等多部门快速反应,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数据显示,该机制运行后,海医二院绿色通道急诊停留时间平均为22.2分钟;开始紧急输血的平均时间21分钟;绿色通道进入手术室的平均时间为35.1分钟;绿色通道手术平均开始时间61分钟……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生命的希望。

海医二院建立各环节清单式的抢救流程目录,整合急诊创伤外科、临床专科、医技科室等各相关专科的优势技术力量,实现了从传统的“救治接力赛”到“救治团体赛”的一体化转变,有效缩短了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时间,为急危重症患者的及时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这场生命保卫战中,海医二院的多学科团队用专业和协作,诠释了“一键启动”机制的价值,也为13岁的花季少女重新点燃了生命的希望。(许伟国)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1519.html

(0)
上一篇 10小时前
下一篇 7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