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首例:黑色素瘤术中放疗

4个月前,患者吉先生右脚掌后跟部出现溃烂,最后确诊为黑色素瘤。

吉先生于6月4日,在海南省肿瘤医院接受“黑色素瘤根治手术+术中放射治疗”。

10月8日,吉先生回医院复查,各项指标趋于正常,达到了预期治疗目标。

据悉,这是海南首例黑色素瘤“术中放疗”病例。

足底黑痣  须特别警惕

家住海南东方市的吉先生回忆,右脚掌后跟的黑痣有“很长时间了”,开始只有黄豆大小,近几年逐渐变大,也没在意。

今年初,黑痣突然出现溃烂,用了各种草药、偏方外敷、内服,也不见效。到医院一检查,病理结果为黑色素瘤。

60多岁的吉先生身体非常健朗,他说:“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黑痣,居然这么厉害。”经四处打听,家人赶紧陪着吉先生前往海南省肿瘤医院骨软外科寻求治疗。

海南省肿瘤医院被中国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授予“黑色素瘤临床研究分中心”,是获得全国性行业认可的海南省首个黑色素瘤临床研究中心。

骨软外科主任陈煜教授介绍,足底、领袖口、易受日晒部位的黑痣,相对更加容易恶变。一旦原有黑痣的大小、形状、颜色和质地发生改变,并且伴有易出血和瘙痒、疼痛等症状,可能是黑色素瘤,一定要特别警惕。

专家特别提醒,千万不要胡乱“点痣”,因为操作不规范、感染等,更容易引发癌变。

术中放疗  患者更受益

专家介绍,黑色素瘤是源自皮肤、黏膜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虽然我国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该肿瘤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易复发、转移,危害性极大。

顾名思义,术中放疗是在手术过程中,利用专业设备,对切除的肿瘤瘤床部位,进行放射治疗的一种新技术。该院术中放疗技术组组长冉浩男介绍,术中放疗相对常规治疗有三大优势:一是照射剂量大,治疗效率高;二是直接作用于瘤床,十分精准,几乎没有副作用,安全性高;三是可第一时间剿灭手术中遗留的癌细胞,极大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由于发现较早,吉先生足底黑色素瘤没有发生转移。经多学科专家讨论后,陈煜教授联合术中放疗团队,为吉先生制订了黑色素瘤术中放疗综合治疗手术方案。

手术由陈煜教授主刀,在完整切除恶性肿瘤后,冉浩男团队同步为患者实施了术中放射治疗。

术后,患者患疾部位得到缓解。术后定期复查,没有出现肿瘤转移、复发迹象。

海南首例:黑色素瘤术中放疗
陈煜主任(中)与团队医护看望患者

Mayo Clinic(梅奥诊所)的研究结果显示,黑色素瘤术中放疗局部复发率为15%,传统术后放疗组的局部复发率为30%;术中放疗5年总生存率为60%,而传统术后放疗组为50%。

从数据统计来看,应用术中放疗技术治疗黑色素瘤,控制局部复发率和5年生存期均得到一定的提升。(文图/梁山)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645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0日 上午10:11
下一篇 2024年10月10日 下午4:45

相关推荐

  • 子宫肌瘤咋回事?这里有答案

    日常生活中,几乎人人谈“瘤”色变,而女性朋友最常听到跟“瘤”有关的就要数“子宫肌瘤”了。

    医疗一线 2022年3月17日
    487
  • 海南成美医院专家妙手“复盘”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重获健康

    日前,一位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海南成美医院骨科专家团队精细化手术治疗,不足一个月时间,便恢复了膝关节屈伸功能。 骨折复杂  治疗难度大 一个月前,59岁的…

    2025年1月15日
    1.3K
  •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助力骨科医学中心“化茧成蝶”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基石,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自2023年7月11日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订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全面托管协议以来,充分利用…

    2024年10月28日
    1.3K
  • 5斤大肿瘤被摘除  琼海市一肝癌患者重获新生

    长约19厘米、重达5斤的巨大肿瘤从体内被摘除后,患者吴先生如释重负,整个人都变得“轻松”起来。日前,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肝胆外科成功实施一例巨大肝脏肿瘤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2024年4月15日
    63
  • 战疫“排头兵” 健康“守护者”——疫情下的感染科

    城市“暂停键”的背后,有这样一群幕后英雄却毅然按下“快进键”。根据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院党委指示,感染科再次紧急清空病房,奋战数小时连夜完成20余名病人的转科、转移病房等工作,做好了…

    2022年9月6日
    693
  • 他们给“心灵戴上口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新冠肺炎患者以及家人,或者居家隔离的众多人们,迫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压力,难免出现种种心理问题。

    2020年3月17日
    499
  • 聚丝为绳,他们搭建起抗疫桥梁

    疫情暴发后,在医院新冠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部署、指挥下,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下称海医二院)医务部充当着作战参谋部的角色。他们审时度势,成立了参谋组、会诊组、医疗救治组、转诊组、培训组、日常工作组等工作专班和应急志愿者小队,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搭建起院内外沟通协作桥梁,衔接院内外防疫工作,将医院的抗疫力量聚丝为绳,发挥最大功效。

    2020年3月17日
    489
  • 海南省肿瘤医院无痛气管镜诊疗真舒适

    10月9日,19岁的瑜瑜(化名)在海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接受无痛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后,高兴地对陪同的父母说:真舒服,几乎没有痛苦。 董文主任(中)实施无痛气管镜治疗 瑜瑜是一位气管良…

    2023年10月10日
    607
  • 指时日 斩妖除魔尽 沐浴春风 卢国良新作《沁园春·乐东抗疫》

    沁园春·乐东抗疫 卢国良 奥密克戎,侵袭乐东,难觅颜容。 望沿海乡镇,千户禁足,田园闲置,巷陌皆空。 白衣天使,八方驰援,起早贪黑不放松。 志愿者,来自各阶层,奋战其中。 新冠如此…

    2022年8月31日
    2.0K
  • 激战46天 大功告成

    2020年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春节,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人们的生活中肆虐、蔓延。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那一刻开始,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下称海医二院)感染科主任杜永国和刘赞护士长带领71名医护人员站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斗的最前线,用行动彰显医护工作者阻击疫情舍我其谁,义无反顾的责任与担当,唱响了白衣天使的生命赞歌。
    胸有成竹,水到渠成

    2020年3月17日
    399
  • 乐城先行区暖心迎接最美“逆行天使”

    4月3日,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援鄂医疗队17名队员结束为期14天的隔离休养,于上午10点30分,由琼海警方警车开道,乘车缓缓驶入乐城先行区。

    2020年4月4日
    1.3K
  • 女子先心及瓣膜病多年 海医一附院专家“一站式”手术救治

    你是否曾听说过,有人年纪轻轻却饱受心悸、胸闷之苦?近日,一名27岁的年轻女性在海医一附院心血管内一科成功接受了“一站式”先心及瓣膜病介入手术,重塑了年轻心脏的健康之路,重获新生。 …

    2024年6月11日
    36
  • 海医二院3D打印辅助骨折术前设计,让手术更精准、更安心!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精准医疗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复外科紧跟时代步伐,将“3D打印辅助骨折术前设计”技术应用于临床,为骨折患者带来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体…

    4天前
    2.3K
  • 海南省人民医院多学科联合镜下巧取直肠异物

    患者小周,因直肠异物,到我院急诊科就诊,内镜中心值班医生黄永华认真对患者进行查体,经过DR检查,显示该患者直肠内有一六神花露水瓶异物,而且异物为硬塑料材质,一旦碎掉不仅容易划伤肠壁…

    2024年7月20日
    202
  • 海医二院胡天琼:放慢生活节奏,让心情得到舒展

    2020年1月,一种新型的莫名病毒就像《西游记》里描述的画面:一股妖风掀起一片旋转的乌云,滚滚飘来笼罩在准备喜迎春节的人们的心头,扰乱了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无限的恐惧,让全中国人民禁足家中,闻风丧胆,忧心忡忡,担惊受怕,它就是人们似曾相识的魔鬼SAR的兄弟,名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病毒。

    医疗一线 2020年3月18日
    779
  • 肿瘤患者辗转求医陷入绝望,鸿森医院让她重燃生命希望

    一名患有卵巢恶性肿瘤、阴道小肠瘘、盆腔继发恶性肿瘤、臀部会阴部皮肤大面积溃烂的患者,辗转多家医院诊治无果。在饱受疾病折磨,接近绝望之际,来到三亚哈医大鸿森医院,普外科团队为其定制详…

    2024年7月25日
    209
  • 不死的癌症—重症狼疮患者重生之旅

    肾病风湿科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重症狼疮并发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卧床不起的患者实现了重新站立,安然出院。 38岁的张女士,因反复发热9个月,再发4天诊断为重症狼疮入住我院肾病风湿科…

    2024年12月16日
    14
  • 1岁多女童酷似小“外星人” 医生妙手重塑头颅

    家住海口市的钟先生一家没想到,因为自己的孩子小新(化名)在一次玩耍时摔伤头部后到医院检查,竟然被查出孩子患有严重的颅缝早闭症(也称狭颅症)。

    医疗一线 2020年4月21日
    1.7K
  • 手术器械的“重生”之旅

    在医院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地方,手术器械们经历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重生”之旅。 当一台手术结束,那些带着血迹、污渍的手术器械被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放置在专用的回收容器中。它们仿佛刚…

    2024年11月26日
    1.2K
  • 父子罹险命悬一线 群医施救喜获重生

    “我孩子呢,他怎么样了?”在保亭县人民医院神经医学科病房,躺在病床上的一男子刚刚苏醒,情绪特别激动,用微弱的声音一遍一遍地呼唤孩子的名字。在一旁的医护人员连忙安慰他,“你儿子已经脱…

    2024年8月27日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