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定安分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暖箱里的早产宝宝们正接受着精心呵护。近五年来,这家定安县唯一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已成功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及其他综合救治手段,救治危重症新生儿200余名,让一个个提前降临的小生命闯过“生死关”。

“血氧饱和度跌破80%!”近日,一名胎龄仅33周的早产儿在宫内窘迫后出生,情况万分危急。刚转入NICU,患儿即出现严重呼吸窘迫、口吐白沫、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至80%,生命悬于一线。

儿科副主任吴乾东带领团队迅速启动抢救,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进行治疗,患儿血氧饱和度最终稳定在90%以上,呼吸趋于平稳。
随后,患儿被安置在恒温恒湿的暖箱中,接受持续的呼吸支持、精密监护和静脉营养。医疗团队将根据其恢复情况,逐步调整治疗方案,帮助其未成熟的肺部和身体渡过难关。

“早产儿肺部发育不全,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会导致肺泡塌陷,这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核心病因。”吴乾东介绍,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是救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技术之一,该疗法通过外源性补充“肺泡张开剂”,从根本上解决气体交换障碍,是现代新生儿重症医学的重要救治手段。

走进定安分院NICU,7台新生儿培养箱、6台蓝光治疗仪、1台有创呼吸机、2台无创呼吸机等设备有序运转。这里不仅配备先进硬件,更拥有一支由9名医生(含1名高级职称)和18名护士组成的专业团队。从产科急诊联合抢救到NICU精细化监护,麻醉科、妇产科、儿科的无缝协作已成常态。
作为定安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这里不仅承担着临床救治任务,还负责翰林分院、龙州分院、居丁分院、龙门分院共4家医共体分院的技术指导。“很多早产儿家长对救治缺乏信心,我们既要治‘病’,也要给‘希望’。”吴乾东表示,从气管插管到微量喂养,从体温维持到感染防控,每一个护理环节都凝结着医护人员的专业与耐心。
如今,NICU里,时常能看到康复患儿父母送来的锦旗。“感谢医护人员用双手托起我们的孩子。” 一位家长的话语,道出了无数家庭的心声。据了解,科室正计划拓展脐静脉置管,床边超声诊断及x光摄影等技术以及袋鼠式护理等服务,让更多早产生命在专业守护下绽放光彩。(王琳文 莫俊晖)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1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