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一科王葆春主任团队在“大湾区胃食管反流手术展播”平台线上手术直播中,凭借精湛的技术以及与多学科紧密协作,为一名小儿麻痹症合并脊柱侧弯等多发畸形的中年女性患者,成功实施了高难度食管裂孔疝手术,成功修复了膈肌的缺损,恢复了食管胃底区域的正常解剖位置。
陈阿姨从小身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其肌肉力量极不均衡,不仅如此,陈阿姨还患有脊柱侧弯等畸形,腹腔及胸腔的变化均非正常构造,且无法正常行走,只能依靠轮椅行动。近期,陈阿姨还出现了食管裂孔疝(俗称膈肌疝),这是一种因胃部器官移位引发的疾病,腹部器官会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这让她的身体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陈阿姨的疝囊较大,导致腹腔内脏器上移,严重压迫了心肺等重要器官,因此陈阿姨频繁出现胸痛、反酸、烧心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胃肠外一科王葆春主任介绍道,由于患者躯体严重畸形,要为这样的患者开展手术,难度较大。
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胃肠外一科联合放射科、麻醉科以及手术室等多个学科开展深入的术前讨论,为手术的成功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术前,放射科利用先进的三维重建技术,将患者的胸部、腹部解剖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以便手术团队能清楚地看到患者食管裂孔的位置、大小以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为手术提供了精准的 “地图”,以便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手术方案。

CT显示患者脊柱侧弯
麻醉团队通过评估患者的脊柱侧弯和小儿麻痹症,精准地将气管插管放置到位,确保了术中患者的呼吸安全。同时根据患者的特殊身体状况,精心调配麻醉药物剂量,维持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稳定。
手术室护理团队提前根据患者的身体形态,不断调整手术床的高度和角度,定制了特殊的手术体位固定装置,使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保持舒适的体位,为手术团队提供了最佳的操作空间。
一切准备就绪后,手术正式开始。胃肠外一科王葆春主任团队采用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通过几个微小的切口,将手术器械精准地送入体内,并清晰地辨认出食管裂孔疝的边界。经过手术团队成员默契配合,王葆春主任团队精准地将疝囊复位,缝合修复了食管裂孔,重建了正常的解剖结构。1小时后,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该例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现了胃肠外科的专业能力,更体现了多学科协作的强大力量!”王葆春主任表示,在面对复杂疑难病症时,只有打破学科壁垒,汇聚各方智慧,才能为患者带来最佳的治疗效果。

术后第1天,患者已经口进食
什么是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的一种疾病。
临床症状
患者常会出现胸痛、反酸、烧心等典型症状。胸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剑突下,严重时可放射至颈部、肩部或背部。反酸和烧心则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此外,还可能出现上腹部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当疝囊较大时,可能压迫心肺等重要器官,导致呼吸困难、心慌等症状。
治疗方式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通过
- 改变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控制体重等)
- 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H₂ 受体拮抗剂等)
来缓解症状。但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并发症(如疝囊嵌顿、出血、穿孔等)的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方式!
海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一科在食管裂孔疝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先进的诊疗设备和技术。如果有类似症状,欢迎前来咨询就诊,医院将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刘鑫)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9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