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时代浪潮中,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历经“脱胎换骨”式变革。自2023年7月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全面托管以来,骨科医学中心在党总支书记、院长何和与的带领下,以“省级技术扎根县域”为使命,破局、创新、联动、传承,实现了从“县域空白”到“区域标杆”的跨越式发展,书写了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何和与院长曾坚定地说:“我们不仅要追求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更要让每一位患者都能重获生命的尊严与活力。”这番话语,道出了医者仁心的崇高境界,也指明了学科发展的价值追求。
破局:从“困局”到“新局”,激发学科新活力
回望托管前的困境,骨科医学中心主任林韩记忆犹新:“以往遇到复杂病例,我们只能建议患者辗转数百公里求医,看着他们饱受奔波之苦却无能为力。”这一窘境,在何和与院长到任后得到了彻底改变。这位来自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以其独到的眼光和创新思维,提出了“专科细分、资源整合”的发展理念,将原先的外一科脱胎换骨般地重组为拥有关节组、脊柱组、创伤组、小儿骨科及手外组五大专业组的骨科医学中心。
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根基。通过“师带徒”“传帮带”等培养模式,一支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快速成长。如今,骨科医学中心医师从3名增加到14名,其中高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5名 ,高级职称人才占比达36%,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人才梯队已然形成。
技术的突破是最有力的证明。短短一年半时间,骨科医学中心诊疗技术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在关节领域,常规开展髋、膝、肩关节置换术及翻修术。为九旬老人成功完成髋部骨折手术,为16位经济困难患者免费进行髋、膝关节置换术;脊柱组开展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等各类脊柱手术;创伤组熟练运用成人四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小儿骨科常规开展小儿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术或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手外组开展慢性皮肤软组织感染清创皮瓣修复术等显微外科手术。一系列高难度手术的开展,填补了乐东县骨科领域多项技术空白,达到“区域标杆”。
2024年1月-2025年4月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余项,完成手术664例,Ⅲ级手术288例,Ⅳ级手术85例,手术量同比增长80%,Ⅲ、Ⅳ级手术同比增长150%,床位使用率较同期增长37%,真正实现“省级技术扎根县域”。“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在骨科领域率先达成,“品牌科室”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院党总支书记、何和与带领骨科团队成功为98岁高龄患者实施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

院党总支书记、何和与带领骨科团队成功为一名5岁患儿实施了左侧股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

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何和与(右二)带领骨科医学中心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首例肩关节置换术
创新:从“追赶”到“引领”,精准医疗惠百姓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做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地走路!”乐东县利国镇67岁的林阿叔激动地说。林阿叔因重度骨性关节炎长期卧床,以往需要辗转到海口治疗,如今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何和与院长推行的“精准医疗”理念让他重获新生。

院长何和与(中)带领骨科医学中心团队成功为林阿叔实施右膝单髁关节置换术(首例技术)
全面托管后,“专家跑”替代“患者跑”成为骨科医学中心团队的工作日常,乐东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优质医疗服务。何和与院长带领团队践行“医者仁心、刻苦攻关”的理念,借助先进医疗技术推行“快速康复理念”,手术患者康复时间从2-3周缩短至1-2周。新技术的开展和服务理念的改进,让骨科医学中心赢得了患者的高度认可,共收到患者及家属赠送锦旗35面、感谢信34封,2024年患者满意度从90%提升至98%,创历史新高。
联动:从“单干”到“协同”,多学科诊疗显优势
何和与院长强调:“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建立多学科诊疗模式,让患者得到最有效治疗。”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骨科医学中心打破壁垒,构建一体化诊疗架构,依托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与医学影像科等紧密合作,形成精准诊断和治疗的闭环。
77岁的吉奶奶因摔倒导致左侧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还伴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高血压病2级(高危)。术前多学科会诊认为,手术风险极大。经过精心准备,血管外科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骨科医学团队随后实施“股骨远端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吉奶奶手术成功并顺利出院 。
随着社会老龄化,骨科医学中心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增多,且基础疾病复杂。骨折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彰显了骨科医学中心对老年多发骨折的救治能力,更突出了在海医二院托管下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显著优势,让更多老年骨折患者从中受益。这种以骨科为核心、辐射全院的发展模式,成为托管成效的有力见证。
传承:从“个人强”到“团队强”,打造本土医疗队
“院长手把手教我手术技巧,现在我已经能独立完成此类手术了。”青年医生卓恩和自豪地说。何和与院长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推行“1+N”导师制,每周开展病例讨论、教学查房,选派骨干医师赴总院进修 。通过建立“师带徒”动态考核机制,将技术传承与绩效考核挂钩,激发医护人员成长动力。如今,骨科团队中5人掌握弹性髓内钉、骨折内固定等技术,1人掌握髋关节置换术及脊柱微创技术,一支“本土化”的骨科精锐力量已然形成,“带不走的医疗队”成为现实。
作为省级下沉专家,何和与院长将“双主任制”管理模式植入骨科医学中心——省级专家任学科主任把控技术方向,本土骨干任执行主任推动落地,这种“输血+造血”机制让骨科医学中心在托管不到2年时间实现医疗服务能级跃升。
展望未来,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将继续在何和与院长的带领下,以“托管”为契机,持续深化医疗改革。推进亚专科精细化建设,构建创伤、关节及脊柱三大规范化诊疗中心;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深化智慧医疗协同体系;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突破关键技术,向着全省骨科学术前列迈进,为海南自贸港基层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磅礴力量,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的希望,续写基层医疗的辉煌篇章。(杨丽娜、邢肖蕊)
文章链接:https://www.ehnjk.com/article/9394.html